他们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共同种植

他们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共同种植,共同走上了致富路

2006年,罗新才当选为柳州市十二届人大代表,并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曾汉琼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

看到妻子嫁到家里如此憋屈,罗新才心里特别不好受,“不能这样穷一辈子……”读过高中的他头脑灵活,家里人口多,地少,靠种地根本不可能改变现状曾汉琼的哥哥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种菌,效益还不错,比种田强多了

她模样俊俏,活泼可爱;他高大帅气,憨厚淳朴可是,他家真的太穷了,兄弟姐妹六个吃饭,实在是一贫如洗当时,因为孩子多,他家是柳江县进德镇三千村猫公山屯最穷的一家

去年,一个朋友看到了种植食用菌广阔的市场前景,欲在越南投资一个大型食用菌种植基地,邀请他们入伙,提供技术支持虽然最后因凤尾菇汤的做法为原材料成本太高未能实现,但柳江食用菌已声名远扬至国外的消息令村民们信心大增

今非昔比

“我们有手,将来日子会好起来的”想不到木讷的他能说出这么灿烂的话她也根本舍不下他

现在,村民们新盖的“蘑菇楼”一家比一家漂亮,罗新才家的二层小楼被比下去了他们并不在意,与人合资办的一个门窗加工厂,正在建设中他们还把所有能利用的地方都用于种植食用菌

新婚夫妻住的是“半边房”,“他家只有一间房,隔一半出来给我们住煮饭就在屋子边檐搭个棚子”

“以后怎么过生活?”她的父母担忧

他俩的爱情如同蘑菇,播种于青涩少年,懵懵懂懂;却在婚后30年共同种植食用菌的时间里发酵、成长……现在,他们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占地3000多平方米、年种植面积达30000平方米,炒凤尾菇的做法被誉为“种菇大王”保守地估算,仅食用菌一项,一年纯收入至少二三十万

他们就在自家房子边上搭建一个50平方米的茅棚,开始试种最初,只种蘑菇,罗新才每天捡牛粪回来做培养基,曾汉琼在家里一边带孩子,一边种蘑菇为了提高种养技能,他们不满足于从别人那里学来的经验,还买了许多关于培养食用菌的书来学习,并不断地进行新的尝试经验+实验=成功很快,蘑菇为他们带来了财富的同时,更带来了希望——“半边房”变成了砖瓦结构的二层小楼,而且是当时村里最新最豪华的“蘑菇楼”

尝到种植蘑菇的甜头后,他们开始探索种植其他新品种,近十亩的种植场中按季节种植各种品种,现在种凤尾菇,接下来要种金针菇和木耳,等明年开春时又种草菇、蘑菇,一年四凤尾菇种植季轮换着种在他家的种植大棚中,整齐垒放着凤尾菇培养基,凤尾菇从两端蓬勃地生长出来

爱情随着种植蘑菇事业而不断成熟,相濡以沫走过30年,如今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常常有人问他们:你们两个哪个是“种菇大王”?曾汉琼笑着指了一指老公:他是!罗新却说:实际上是她!(记者 喻芬 实习生 陆丹 杨贝贝)

这个最穷的人家一跃成为发家致富的榜样1998年以后,猫公山屯80%以上的村民都种起了食用菌曾汉琼为他们免费提供种子,义务解答种养知识柳江县农业局颁发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家课堂”就设在他们家进德镇年种植食用菌14万平方米的规模,仅此一项群众年收入达280多万元,每户仅此一项年收入3至5万元不等

“我们也种菌试试吧?”

读初中时,曾汉琼、罗新才情愫暗凤尾菇汤的做法

“好啊”夫妇俩一拍即合

青葱岁月

从一穷二白,到今日的“种菇大王”,今非昔比的背后,是他们对幸福的执著追求


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办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angyuanman.com/pztx/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