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群众口中的魏哥叫魏丕业

还有十多天就到了归队期,不仅当地干部群众不舍,作为当地产业转型发展的组织者、发动者的他也一样难分

远口人正沿着“小农场、小基地、小企业”发展路迈步小康(杨俊)

干部群众口中的“魏哥”叫魏丕业,团省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2013年3月,他带队驻远口村帮扶,先后争取资金900多万元,创建了一条800多米的移民青年创业示范街,建起4个养殖基地、6个种植基地、6个种养殖合作社,100多名移民青年成为产业示范户,撬动远口农产业转型升级

凤尾菇蹭蹭茁长乐村民

得意的他犹如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元帅:“我已训练了5个多月,只要听到哨笛声,不管它们在哪,有多远,都会闻声飞来”“这可省事多了,不像以前那样,一到天黑就到处找鸡”60多岁的吴述和与吴声胤、吴声亮、龙凤尾菇食用功效梦丹等5位老人筹资12万元,于今年3月建鸡场,现存栏土鸡5000多只,“因为我的这些鸡是放养的,如果不训练一套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法子,丢鸡、找鸡的活就够你受!”

创业街铺林品特迎商客

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24日电? “希望魏哥能再留两年,为我镇产业转型发展再助一臂之力!”近日,在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涂妍调研天柱县远口村移民青年创业座谈会上,镇长肖先钟郑重表达着群众意愿和要求一时间,座谈会变成了挽留会,与会的20多名移民创业青年纷纷感言

2014年11月24日 17:37:24

11月5日,在远口镇新市村老蝗田山坳上,村民吴述和一声哨子,山坡上、草丛中、刺蓬窝数千只土鸡闻声“飞”来,引得团省委书记涂妍调研组一行咋咋称赞!

有的放矢帮扶远洞田土相对较多,地势平坦,驻村工作组凤尾菇品种把帮扶重点放在种植业发展上,先后扶助村民建起天菊种植基地、大棚蔬菜基地、食用菌栽培基地目前,50多亩菊花已成批采摘、大棚蔬菜四季有售、30亩金梅枣开始挂果……,远口种植业正越过拐点迈向产业化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团省委驻村工作队的指导和扶持下,从2013年吴常标等村民首创山羊养殖基地到今年吴述和创办土鸡养殖基地,远口镇涌现出110多名农村创业人,他们先富带后富,领跑着一方百姓

“哨子鸡”一呼百应成产业

——团省委驻村帮扶天柱县远口村产业转型升级

好风凭借力

“没有魏哥,就不会有我们清源生态养殖合作社,更不会看到满圈羊群!满坡青草!他工作负责,诚心帮扶,是难得的好干部!好兄弟!”新市村民吴常标言词中满是挽留之情

(:

近日,在远洞食用菌栽培基地凤尾菇,村民吴展育一边割着凤尾菇,一边热情地聊起他的“小产业”:“每天要卖三四百斤,目前,大约得了两万多块钱吧”2011年打工返乡后,吴展育就开始在家试验种植食用菌,虽没有失败,但也不算成功,因为基地规模小、效益低2013年,团省委驻村工作组入驻后,不仅给他破解资金难,还通过“syb”培训班教会他应对市场需求、理性规避市场风险,利用现代农业手段追求最大收益的办法今年他引种8000多袋凤尾菇菌苞,现在正准备再引植10000袋金针菇菌,争取下半年再赚个7、8万

王娟)

2013年以来,以魏丕业为组长的团省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不仅为远口村破颈发展,还先后协调资金3100万元帮助该县建设县体育场、县养老院和竹林、远口、坌处等乡镇文化活动场所、通组公路建设

团省委驻村凤尾菇是什么帮扶天柱县远口村产业转型升级

编后记

……

移民青年创业示范街是团省委帮扶的又一大成功亮点争取到245万元微企贷款扶持了50家创业示范户,扶上马、送一程、保长效,驻村工作组还专门成立“移民创业就业服务社”、“微企创业园管委会”,实施“微企政策+创业导师+青创卡金融支持+培训+创业资金补贴” 帮扶模式,启动一批餐饮、民族手工艺、商贸、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创业项目,又一批移民青年、失地农民、临街商铺户主、大学生、返乡人员因此就业

魏哥最终选择了留下“这才把群众带上路,刚走了一小段,不能为了自己就这样把大家丢下!”朴素的言语间蕴藏着挚热的情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日前,800多米长的街道两边,日用百货、特色餐饮、门窗加工、特色商品凤尾菇形态特征、农副产品、民族工艺品等49家110间店铺当街林立,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柜台,创业示范街犹如一艘满载着“清水江特色商品”之舟启锚扬帆

分享到:

来源: 新华网贵州频道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angyuanman.com/zysx/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