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这个地方本身,说也说不完,几乎古老中国的每一次颤动都与这里有牵连。这里可以衍生出“定都、儒学兴盛、根源、文明、传承、大运河、河图洛书、洛阳铲、洛阳纸贵、华夏文明、交通枢纽、牡丹、龙门、佛学、白马寺”等等关键词。洛阳的城市史建都史简直就是一部华夏文明史。
还有一个关键词忘说了。美食。
历史总是太厚重,留给人们不是思考就是叹惋,要么就是沉甸甸的难以露出笑容。饭桌上却是活的历史,吃在嘴里美在心头,体现在百姓餐桌上的风情远远要比故纸堆里的沉重历史鲜活生动的不是一点半点。
陕西有它的面食文化,北京有它的地域小吃,而洛阳,非水席莫属。
洛阳的水席历史悠久,千百年以来长盛不衰。朋友说这水席有两种含义,第一就是很多菜都是汤汤水水,第二就是必须以流水一般一道接一道的吃,过去的婚丧嫁娶,新年团聚都要吃水席,所以这份手艺也成为夫家考量新媳妇的一道必考题目。我从未考证过水席是否出现在宫廷菜肴中,但假象一下,这样的美食皇帝老儿一定也是不会放过的。
除了名字的来源外,水席还有素菜荤做、8凉16热二十四道、酸辣口感、丰俭由人等等特点,山珍海味固然可以,但平平淡淡的土豆,萝卜却也能做出不同凡响的滋味。让我流连忘返食道大开,水席也成为了再去洛阳的理由。
来自网络搜索的传说——民间关于“水席“的传说是这样的:相传是袁天罡早年夜观天象,知道武则天将来要当皇帝,但天机又不可泄露,就设计了这个大宴,预示武则天日后二十四年的酒肉光景。每道菜汤汤水水,即是暗指武则天水到渠成;干干稀稀,是喻指武则天二十四年的干系(稀)。“洛阳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这正应了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政,到神龙元年病逝洛阳上阳宫的二十四年。
——可如果你走进洛阳农村,走进豫西的各个村落,每逢红白喜事,家家户户,也都是几十道菜,汤汤水水,干干稀稀,你要让村民花钱吃上一顿洛阳水席,他们准会连呼上当:“什么洛阳水席,不就是俺村待客的饭嘛!俺村狗剩、孬蛋都会做水席哩!”
有当地的朋友真是好。总是能吃点小美味。这次吃了洛阳的特色,外带水席的几道菜。是此次河南行最美丽的回忆。哈哈哈,要不我这种人怎么会胖,永远舌头的记忆力不差于眼睛。
偃师银条
这个是不是水席我不知道,但是的确十分美味。叫做银条。认了半天不知道是什么,后才人家说这东西就叫银条。——相传大唐贞观十九年(年),佛学高僧唐玄奘自天竺取经归唐,拜见太宗皇帝李世民,奉上从西域带回的一种无名珍贵菜种,李世民观罢,赐予玄奘带回家乡种植。玄奘在偃师择地而种均不能成,后唯有洛河北岸寺庄堡四里内最佳。一年以后,在玄奘的家乡一种叶绿、花紫,根茎洁白如玉,光亮似银的植物,成了当地进贡朝廷的贡品,唐太宗吃后,龙颜大悦,将此菜御封为宫廷贡菜,赐名“银条”。
栾川豆腐
这个只顾低头吃了。不知道叫什么。话说我吃饭做饭都不喜欢拍照,总觉得不是味道。照相的后果往往都是旁边的人忍着口水停箸等待,一边用愤恨的眼神盯着相机,当咔嚓完的一瞬间,四面八方的筷子就伸进镜头里,等我老人家放下相机的时候,能尝尝味道就不赖了……(经友人提示,介个叫做栾川豆腐,沾着左边的两碗料吃)
连汤肉片
连汤肉片,里面有胡椒,酸辣可口。吃的我昏天黑地。
燕菜
此为水席头道“燕菜”~传说仿佛也与武则天有关联。古都就是不一样,感觉很多生活小细节随口讲的故事,都牵连帝王。名为燕菜原因就是极似燕窝。如果不说,打死我也猜不出来是什么做的。朋友说是大白萝卜三蒸三晒,细如发丝,配以鸡蛋丝,海鲜丝,鸡肉,火腿等等料,口感细腻,回味无穷,最后让我们几个吃的连汤都不剩,连两个从来不吃萝卜的朋友都赞不绝口,我用尽所有溢美之词也难以形容。
咸食
这个叫咸食。(也有人说是闲食)如果说是“闲”字的话,我在怀疑是不是闲着的时候经常吃的东西所以叫这名儿呢?后来想想也备不住是困难时期母亲们为了给孩子干换口味儿衍生的做法。貌似吃着很像西葫芦裹着面炸的,朋友说是萝卜。又没有吃出萝卜味道,那两位不爱吃萝卜的人又吃美了,在大家都啧啧称奇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红楼梦里刘姥姥吃茄鲞的感觉……这萝卜在洛阳真是充满了各种贵族吃法。回头我下次再来洛阳一定要拿萝卜大做文章。
浆面条
介个叫做浆面条,它是洛阳人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浆面条的原料豆浆,是制作粉丝的绿豆浆。将做绿豆粉时渗除的豆浆置于一定温度下,使之发酵变酸,再加温到八十度左右,使液面产生一种蘑菇状浆沫,加入少量香油,反复搅拌,待滚沸时,把面条下入,拌面糊使之成糊状,最后放入经调制的芹菜、韭菜、辣椒油、葱花、大绿豆以及盐,对于我这种面脑袋,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我更爱吃筋道的面,这个很有特点,但不能算十分合胃口。我这种铁胆钢肠更适合西北拉条子的蹂躏~
也就照了这么几张照片,剩下的时间都在不顾形象的狼吞虎咽。
不建议大家吃饭的时候拍照。真的很不爽很不爽很不爽。
不过,不照的话就不能分享了。真是纠结。
图片不精美是因为想吃,文字不精美是因为流口水。如果有洛阳的朋友千万别骂我望文生义,曲解美食,欢迎指正,也欢迎流口水。
洛阳水席洛阳水席,历史悠久,古今驰名。千年以来,久传不败。红白大事,宴请宾客,率先用之。所谓“水席”,有二层含义。一是以汤水见长,二是吃一道换一道,一道道上,象流水一般。故名“水席”。洛阳水席,来自民间,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唐代武则天时,将洛阳水席旨进皇宫,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宫廷宴席,又从宫廷传回民间。遂形成特有的风味。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尔官场席。
洛阳水席,有24件组成,简称“三八席”。先上6个冷盘下酒,冷盘为4荤4素。继上16个热菜,热菜用不同型号的青花海碗盛放。16菜中有4个压桌菜。其它12个菜,每3个味道相近的为一组,每组各有一道大菜领头。叫“带子上朝”,吃一道上一道,如行云流水。洛阳水席,有三大特点:一是有荤有素,有冷有执;二是有汤有水,北方南方均为可口;三是上菜顺序有严格规定,搭配合理、选料认真、火候恰当。洛阳水席,又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可据情而定,故深受城乡人民的普遍欢迎,长盛不衰。
洛阳水席(草根版)
关于洛阳水席名字的由来,大致有三种说法1.菜色多汁,汤汤水水的桌菜叫做水席2.菜品种类很多,一桌菜上起来行云流水3.吃水席图热闹,食客如流水一般,去一波立刻又来一波----------------------------------------假装严肃的分割线------------------------------------------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出城不远便是偃师二里头商城遗址。城内的王城公园附近是周代遗址。“中国”一词,便是西周时期的《和尊铭文》中用来描述洛阳的。而大唐盛世更是洛阳历史上最绚烂的一笔。流传一千多年至今的洛阳三绝,在民间传说中都与唐朝的一位奇女子,武则天,有关。
一绝是洛阳牡丹,说是违背了武后的旨意,没有在寒冬盛开,便被贬去了邙山。其实邙山倒也是风水宝地,历代众多墓葬在此,是洛阳铲的发源地。二绝是龙门石窟,伊水之滨的佛教造像。相传最大的卢舍那佛,便是武则天捐了脂粉钱开凿的,面相也仿了她的模样。三绝便是洛阳水席。
普通青年欣赏洛阳一绝文艺青年欣赏洛阳二绝吃货青年欣赏洛阳三绝咦,你没有看到好吃的?那你一定不是草根级的吃货青年。因为草根级吃货青年肯定是能看到的
洛阳水席,又叫武后宴,据传是袁天罡早年夜观天象,知道武则天将来要当皇帝,但天机又不可泄露,就设计了这个大宴,预示武则天日后二十四年的酒肉光景。每道菜汤汤水水,即是暗指武则天水到渠成;干干稀稀,是喻指武则天二十四年的干系(稀)。“洛阳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这正应了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政,到神龙元年病逝洛阳上阳宫的二十四年。正宗的洛阳水席共分三个档次,以当道主菜的不同以示区别。最高档次为海参,次之为烧白菜,又次之为燕菜。
洛阳燕菜(四镇桌之一),又叫真天子假燕窝,主料是萝卜丝,却做出燕窝的样子。相传武则天出家之后仍被皇后毒酒赐死,不想靠着萝卜解毒生津,死里逃生。登基前,有农民挖出三尺长的大萝卜,视作祥瑞之兆。萝卜被封“义菜”每每出现在武后的宴席之中,以铭记救命之恩。八宝饭(四镇桌之一)八宝饭的出现寓意改唐(谐音糖),由李唐王朝,变成武周连汤肉片(八大件之一)焦炸丸子(八大件之一)据传,武则天临终之前病卧上阳宫,口淡无味,便又想念水席来。当吃到丸子的时候,想到“丸”谐音“完”,不禁感慨自己一身众散亲离,轻叹一声,撒手人寰。洛阳熬货(八大件之一)假海参(四扫尾之一)。淀粉为主料,展现了精湛的刀工
传说终归是传说,水席的发端更可能是在民间。唐朝是一个值得吃货穿越的朝代。炉具和燃料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火候”的发展。路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食材。温泉浇灌的大棚在冬天也能出产蔬菜。陶瓷餐具的普及使得宴席越发的优雅。在四面环山干燥少雨的洛阳,汤文化在民间发展起来。承袭自汉代的食雕艺术使得素菜荤做成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于是乎,那些个汤汤水水的菜肴被一代代的厨师们精心烹制,终于成为了皇家菜品。又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归到民间,成就跨越千年的美味。-----------------------------不正经的分割线------------------------------------------本人习惯品尝一下当地啤酒
所以这一顿饭就是这个样子三十八三十八只要三十八,三十八你买不了车,三十八你买不了房,三十八你可以买桌水席尝一尝,三十八买了你不贵,三十八买了你不亏,三十八买了~额~不含酒水
附上真不同的洛阳燕菜
洛阳水席VS开封小吃
洛阳水席似水不柔肠
都说广州是最爱喝汤的城市,一日不可无汤。相比之下,洛阳有过之而无不及,皆因本地干燥,早晚一口好汤在喉,足以败火润身。洛阳街面上羊肉汤、牛肉汤店阵容壮观,网上的“洛阳喝汤攻略”更是一部部“武林秘籍”,常能见到“汽修厂旁边巷子里50米左转”等隐匿在城市深处的喝汤小摊。因此有了坊间笑话,说一日本背包客初到洛阳,见满城“汤”字招牌,于是感叹“好一座温泉城”。至于最成规模的汤店,则是洛阳城里家喻户晓的“百碗羊汤”,开出了多家连锁,从名字上就透着金汤不坏的霸气,气势上更是比“三碗不过岗”还要勇猛许多。
比起牛羊肉汤来,洛阳水席的名头更大。这水席相传在武则天时代已成富贵,武后试尝一道汤水菜,竟嚼出了燕窝的滋味,于是封为“燕菜”;如今,“牡丹燕菜”早已成为四方游侠在洛阳不得不尝的水席名菜,但当你嚼出萝卜味时千万不要惊讶,燕菜的主角本来就是胖胖的白萝卜,因为加入了淀粉蒸制,口感在脆爽的同时也有了燕窝的糯劲。
水席的得名其实也好理解,就是“汤汤水水”,每道菜肴多多少少都有些汤水,即便是模样类似梅菜扣肉的腐乳肉,肉片下面也润着些红腐乳汤的水水润润。原以为水席不过是招揽外地过客的美食窗口,却不想洛阳老城西大街附近的水席一家挨一家,齐齐拉出正楷书写的老幌子,一眼看过去就有管记、耀耀、耀华、九府等好多家,一时间“水漫金山”。里面的食客和老板有说有笑,看样子是本地熟客居多。问了问街边闲坐的老街坊,告知管记水席老店在洛阳有着好口碑,于是堂而皇之找去,却不想11点出头的光景早已客满,老板娘的话客气中带着自信,“您明天早点来。”
第二天提早赴宴,终于赶上二楼小桌。管记用的是自家两层楼的小宅子,厨子和服务生也都是自家血脉,典型家庭小馆氛围。席间有牡丹燕菜、腐乳肉、连汤肉片、红薯汤、小酥肉等水席必点菜肴。除了甜汤,几乎每道菜品都飘着重重的胡椒味,不能吃辣的朋友恐怕会从此懂得不见辣椒一样败下阵来的道理。这胡椒入口的阵势,却能让胃像无底洞一样不断接纳滚滚热汤的“淋浴”,整体感觉要比喝啤酒还要酣畅淋漓。最令人味蕾大开的,是一道名字听起来极其市井的“洛阳熬货”。汤底一如既往勾了芡,里头的主料是寻常的猪肝、猪心、猪肚、猪皮,再配以平菇、腐竹或油豆腐,整体感觉是洛阳版的乱炖,吃起来味重香浓。
虽然汤汤水水一席菜,洛阳水席却像重庆火锅一样,可以吃到满头大汗,赤膊上阵,吃到豪情处就容易盘翻碟倒,弄得饭馆的地板竟像澡堂子。餐后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广州人喝汤,喝的是心神,洛阳人喝汤,喝的是痛快。洛阳的汤似水,喝起来却韧劲十足,绝不柔肠。
洛阳“汤水”推荐
真不同饭店:洛阳本地有“不进真不同,未到洛阳城”的俗语,真不同的特色是把水席做成了宫廷菜,加入了海参、广肚等富贵食材,24道菜的水席正宴在洛阳无人能及。当然也是丰俭由人,只点诸如牡丹燕菜、焦炸丸子、连汤肉片、浆面条等小菜,人均50元一样可以吃到精华。
管记水席老店:特点就是价廉物美,人均不到20元就能吃好吃饱。如果是三四人的队伍,45元套餐里的“水席三大样”牡丹燕菜、连汤肉片、洛阳熬货全含在内。
百碗羊汤:去百碗羊汤喝5元/碗早餐汤,已经成为许多本地人的早餐之选。招牌百碗羊汤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汤浓且白,沉在汤底的羊肉不显山不露水,口感清淡中润着鲜香,就着酥饼吃尤其具有当地感。
刘记不翻汤:创始人刘振生,现已传三代人。用小勺舀一些稀绿豆面糊往平底锅里一倒,即成一张类似春卷的薄饼,不用翻个就熟,所以就叫“不翻”。把两张晶莹翠绿的“不翻”叠着放在碗里,舀些滚烫的猪骨头汤浇在上面,再放上些粉条、黄花、木耳等,还要舍得放些醋、胡椒粉,一碗不翻汤就做好了。
鼓楼夜市更多照顾了外地人的味蕾,在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院长李卫国的眼里,开封夜市完全可以去申报非物质遗产,开封的每个十字路口,都可以撑起一片夜市,最令本地人流连的则是西司、东门等更注重本地食俗的夜市。
老李曾经拿着开封夜市上拍的壮观场面拿给各国友人看,观者无不瞠目,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大规模的民间集体觅食运动,可以风雨无阻,夜夜笙歌。是夜,老李邀着去河南大学门口的东门夜市,想要试试我的酒量,酒过五巡之后自知不敌,悻然独自吃起砂锅丸子,然后悠悠冒出一句,“开封夜市,空气都是香的,椅子都是肥的。”
开封夜食推荐
桶子鸡:开封名吃,特点是不剖肚,内脏从脖子和屁股处取出,至于怎么取则是独门绝活。肉鸡18元/斤,柴鸡25元/斤,小小的柴鸡整只约40元,剖开的时候如同剖开西瓜,洁白光耀无比,给人以视觉享受。鸡胸脯等不易入味的地方,切的时候师傅就蘸点老汤以入味。推荐鼓楼夜市上的马豫兴桶子鸡。
焖肉串:和别处不同的肉串。铁签顶部挂上了曲别针,像北京烤鸭一样吊在焖炉里,不用“煽风点火”,比炭烤肉串健康。大约5分钟后取出,刷上辣椒即食,本地食客会把肉串裹在烧饼里吃,类似肉夹馍的吃法。鼓楼、西司等夜市上常能看到,种类有牛羊肉、鸡翅、羊腰等,3~5元/串,个头很大。
鲜鸡血汤:南京有鸭血汤,开封有鸡血汤。同样取的是“鲜”字,鸡血切成四方小块,口感轻柔嫩滑,绝无低档血粉的老劲。除了鸡血之外,鸡小腰、鸡胗、鸡肝、鸡心是一起下汤的好料,有的摊档还会在汤里下些酥肉。价格依照下料多寡,分5元、8元、10元三档。西司夜市的摊点较多。
涮毛肚:一捆捆扎成柴垛状,倒立在摊位上,若食家点了,就取搪瓷大杯一个舀满汤底,再把“柴垛”插进杯子就可以开吃了。1元3串,吃上个二三十串绝非难事。
北京白癜风的费用中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