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花生的能量转换

一颗花生能产生多大“能量”?

走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荣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你便会知晓答案。这家国内知名的食用菌生产企业,不走寻常路,把花生“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花生仁生产花生芽,花生壳生产海鲜菇,生产海鲜菇产生的废包再生产秀珍菇,生产秀珍菇产生的废包再用来烧锅炉、做肥料。

一颗花生“吃”得如此精致,荣通不愧是循环农业模式的标杆企业。

陈荣通年来到铜鼓县创办荣通公司时,就立志做一家创新型的企业。公司成立了食用菌种植科研中心,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和高校签定了技术合作协议,致力于循环农业模式的探索。这几年,先后申请了1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特别是创新“以草代木、统一堆料、菇肥循环”生产技术,达到了节约资源、提高产能、增强品质、保护生态、改良土壤、优化环境的目的。

“我们实行‘百店千柜’计划,在全国10个省市拥有60多家代理商和经销商,食用菌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等城市。”陈荣通介绍,公司带动铜鼓户农户种植双孢菇、香菇、凤尾菇等亩,户年均收入超过元。”陈荣通介绍说。

食用菌做得好好的,为什么盯上了花生?熟悉陈荣通的人都知道,他的脑袋“闲不住”,总爱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上琢磨事儿。“花生芽一类的芽苗菜,是一种新型有机蔬菜,它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2%,市场潜力巨大。”

今年初,荣通公司调整发展战略,除了海鲜菇、秀珍菇,还将芽苗菜作为主打产品之一,新建了42间恒温、恒湿芽苗菜生产库房。记者来到花生脱壳车间,只见一台四五米高的巨无霸脱壳机将传送带送过去的带壳花生“吞下”,然后分离出花生仁和花生壳,花生仁之后被运进催芽车间。花生仁浸泡一两个小时后,第二天就开始冒芽了。冒芽后的花生又运进栽培车间,工人们双手齐下,飞快地将它们密密麻麻地“栽种”到栽培盘中。然后,栽培盘被送进培养房,在一定湿度、温度条件下,经过七天的培养,便长成了8至10厘米的花生芽,便可上市了。

在包装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将一盆盆花生芽去根、收盘、包装、打包,送往冷藏室,然后装上冷藏车运往全国各地的大型连锁超市。花生芽如今在市场供不应求。据了解,每一公斤花生仁能生产3公斤花生芽,批发价为每公斤17元。荣通公司每年加工带壳花生吨,产生花生仁多吨,花生芽年产值将达到1亿元。

脱壳机里出来的花生壳何处去?它们掺入玉米芯和少量木屑,经过一个星期的发酵之后,用来作生产海鲜菇的原料。在海鲜菇培养房,一排排的海鲜菇菇包被整齐地摆放在铁架上,密密实实。长出来的海鲜菇颜色洁白,菌肉肥厚,气味芬芳。陈荣通介绍,公司每年产生吨花生壳,作为主原料,可以生产海鲜菇吨以上。按海鲜菇每公斤15元的批发价,年产值可在万元以上。

生产过海鲜菇的废包,一般食用菌生产企业均把它们当做废物丢弃。但在荣通公司,它们依然是很有价值的“香饽饽”。他们将这些废包拆包后,加上棉籽壳、玉米粉、麦麸,作为生产秀珍菇的原料。据了解,这些废包一年能生产秀珍菇吨,按每公斤秀珍菇15元的价格算,又能带来多万元的产值。

生产秀珍菇产生的废包,一年有多吨。在荣通人看来,这些废包还远远没有被“吃干榨尽”。记者在锅炉车间看到,师傅们正将一包包生产秀珍菇之后的废包送进锅炉,瞬间腾起熊熊火焰。锅炉师傅告诉我们,使用废菇包代替燃煤,一年可以节约燃煤近千吨,节省燃煤费用20多万元。而且燃烧废菇包产生的烟尘非常少,污染很小。荣通公司种植了多亩红豆杉,锅炉灰和剩余的废包可作为肥料。仅此公司一年节约肥料费用10多万元。

陈荣通是喜欢琢磨的人。花生芽的栽培盘,他研究了足足五个月,既保证了每一根花生芽生长的稳定性,又保证了行距、株距的合理性;他和他的技术团队用了半年时间研究海鲜菇废菇包的再次利用,终于找到了合理配料方法,既保证了秀珍菇所需要的足够营养,又不浪费成本。如今,他又在琢磨另一件事,研发花生芽泡菜等即食旅游产品,目前试制成功。陈荣通说,明年上半年拿到QS证书后,有信心把这些即食产品销往国内外。









































白癜风的治疗秘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angyuanman.com/pztx/67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