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实体有明显的向光性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

一.生物学特性

3.湿度 鲍鱼菇为喜湿性菇类,抗干旱的能力较弱培养料含水量在60%-65%之间,菌丝生长迅速,但鲍鱼菇是在夏季栽培,气温高,培养料中的水分散失快因此,在配制培养料时,含水量应适当调高至70%为好,这样的含水量经蒸汽灭菌后要蒸发损失约7%,栽培时的实际含水量为63%

2.温度 鲍鱼菇菌丝的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25-28℃在适温下,菌丝洁白、浓密、粗壮,常形成树枝状的菌丝束,爬壁力强,菌落表面常见有洁白色的分生孢子梗束和似墨汁的分生孢子堆子实体发生的温度范围为20-32℃,最适温度是27-30℃,低于25℃或高于30℃子实体发生较少温度还会影响鲍鱼菇子实体的颜色,在自然条件下,气温25-28℃子实体呈灰黑色,28℃以上呈灰褐色,20℃以下呈黄褐凤尾菇的功效

鲍鱼菇特征,褶片与柄交汇处有黑圈

㈠ 形态与生态 鲍鱼菇菌丝特征是产生黑头的孢梗束,由其发育成硕大的子实体菇盖扇形,直径5-2ocm整个盖面有囊状体,刚毛状,壁厚,近圆柱形至近棒形,茶褐色至暗褐色,大小为25-40x6-11微米,基部有锁状联合菇柄内实,质地致密,偏心生或侧生,长5-8cm,直径1-3cm,白色或淡灰白色菌褶间距稍宽,延生,有许多脉络,褶缘有时呈明显的灰黑色,褶片下延与柄交接处形成黑色圈担子上有4枚担孢子,光滑孢子印奶白色菌丝气生,宽约2微米,有锁状联合

㈡ 生育条件

1.营养 与平菇属中的糙皮侧耳、凤尾菇等不同,鲍鱼菇分解木材的能力较弱,在代料栽培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碳、氮源碳源是鲍鱼菇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原凤尾菇的功效与作用料,是能量的主要来源鲍鱼菇所需的碳源,是能让菌丝直接吸收利用的葡萄糖、蔗糖,这是制作母种培养基的碳源原料之一在代料栽培中,用棉子壳、废棉、稻草、麦秆、甘蔗渣、木屑、玉米芯等作为主料,供给鲍鱼菇生长发育所需的碳源实践证明,在制母种的pda培养基中添加0.2%蛋白胨或2%玉米粉或高粱粉,可加快菌丝的生长速度,且菌丝浓密粗壮;在常规的木屑或蔗渣为主料的培养料中,添加5%-10%的黄豆粉或玉米粉,或用棉子壳代替部分木屑,并增加5%麸皮,均可获得鲍鱼菇的大幅度增产但并非氮源越多越好,添加要适量此外,在鲍鱼菇的生育过程中还需一定的无机盐,如磷酸二氢钾、碳酸钙等,以及钙、磷、镁、钾、铁等矿质元素

野生的鲍鱼菇,一般是在炎热的夏季发生凤尾菇的食用功效在榕树、法国梧桐、番石榴等腐木上我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台湾、福建、浙江等省

6.酸碱度 菌丝体在ph4.0-8.5的培养料中均能生长,以ph6.0-6.5最适宜

4.光线 发菌阶段不需要光线但子实体分化阶段则需一定的散射光,在黑暗条件下菇盖不分化子实体有明显的向光性,在弱光下,子实体生长发育缓慢,菇柄长而重在散射光较强的条件下,子实体生长发育快,菇盖厚实而重,说明光照对鲜菇产量有显着影响

5.空气 菌丝体营养生长阶段,对空气要求不严,较高浓度的co2能刺激鲍鱼菇菌丝生长,但浓度积累不宜太高,否则菌丝生长也会受到抑制,培养室只要正常通风换气即可满足鲍鱼菇对氧气的需要现原基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氧气,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凤尾菇的做法大全氧气的供应量应不断增加,如果通气不良,co2浓度高,鲍鱼菇子实体容易产生柄长、菇盖小或不分化的畸形菇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又名鲍鱼侧耳、台湾平菇,自然发生于夏天高温季节,所以也称高温平菇在炎热的夏季,大部分食用菌无法生长,而它却一枝独秀,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增加了菇农的收入由于它可以利用多种作物秸秆等原料在夏季进行栽培,而产品又比较容易保存和运输,所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鲍鱼菇肉质肥厚,菇柄粗壮,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据报道,子实体含粗蛋白19.20%,脂肪13.49%,可溶性糖16.61%,粗纤维4.80%,精氨酸1.30%,赖氨酸1.0953%氨基酸总量21.874%,其中必需氨基酸8.6455%,均高于其它侧耳,略高于金针菇

发菌期空气相对湿度以60%为宜,湿度太凤尾菇的吃法大气温高,易孽生杂菌,发菌成品率低菌丝达生理成熟后,若栽培室空气湿度低就不能现原基出菇,栽培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有利菇体的生长发育


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专家在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angyuanman.com/xttz/251.html

  • 上一p文章:
  •   
  • 下一p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