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活在祁东,衣食住行方

生活在祁东,“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习俗,你知道多少?

鸦片战争前后,境内衣料以家织布为主,缝衣全靠手工,服装不分长衣短袄,都是大襟。光绪二十一年()以后,沙市、长沙开埠,平江布、竹布衣料风行一时,开始出现对襟或短衣。

民国20年()以后,布匹花色品种增多。士林布、直贡呢、直贡缎、线布、府绸、哔叽、咔叽,以及各种花布,都是县内时新衣料。随着缝纫机的使用,“时装”开始盛行。机关、学校和尚业界,男的始穿学生装、中山装;女的穿多折裙和爱美装。城乡富有之家,穿长袍短褂,戴缎帽裘帽。农家短衣便裤,腰系围裙或纱罗巾。

50年代至60年代,土布渐渐被淘汰,习惯于穿国产棉布、卡叽布、线布、毛线、灯芯绒。大多数干部群众穿中山装、列宁装、青年装、刀口大衣。70年代化纤盛行,棉绸、的确良、的确卡、三合一相继问世。80年代尼龙、呢绒、各种混合纺织品为当门衣料,品类繁多。妇女的衣服式样,有春秋衫、夏威夷式、三角裙、连衣裙等。

主食新中国成立前,群众以食糙米为主,富有之家,用碓把糙米舂成熟米。傍山地区,秋冬多吃红薯,有“红薯半年粮”之说。春夏之交,多吃荞麦、麦子、麦豆粑,习惯每日三餐。富人三餐吃白米饭:穷人早餐淡薄,吃粥、斋汤(米粉糊)或薯渣子饭,冬季有吃两餐的,还有许多经常“打间餐”的人。民国34年,大饥馑,群众有食黄花根、夏枯草、桑树叶的,饿死的人不少。

新中国成立后,种双季稻,冬闲田减少,杂粮相对减少,群众以食大米为主,兼吃面条、米粉、包子、卷子或油条等。饮食店食品的花样较多。菜肴新中国成立前,富有人家三餐不离鱼肉:贫穷人家以食蔬菜或腌制的咸酸菜为主:水豆腐、霉豆腐、磨芋豆腐或笋子,在农村视为珍品。婚丧喜庆宴请宾客时,穷人多为土菜酒席,即鱼肉鸡鸭豆腐之类,凑成10大碗;富人则在10大碗外,另加10个小碗,如炒猪肝、炒响肚、烧鸡烧鸭、干制猪腰子、猪舌子等,俗称“十大十小”。吃至第5碗后,燃放鞭炮,俗称“腰席”。这时,厨师和走堂各以一小碟置于桌上,向宾客讨赏钱,俗称“抄香”。新中国成立后,群众生活逐步改善,餐盘日见丰足。70年代末,群众开始食用人工培植的平菇、草菇、凤尾菇、蘑菇等。年后,农民发展庭院经济,菜肴更为丰富,宴请宾客出10大碗者居多。

新中国成立前,住房简陋,穷人多住土墙或土砖茅房,中等人家多住土砖瓦房,富人住青砖大瓦房。一般坐北朝南,一栋3间者居多。有的两边还配厢房,前有大门,中设天井,自成深宅大院。农村素有同姓聚居习惯,形成许多较大的自然村落,其房屋序列零乱,参差不齐,卫生条件差。新中国成立后,部分无房农民,分得了房屋,居住条件改善。60至70年代,农村建房少。“农业学大寨”时,全县有13处地方,由生产队统一安排,集中修建居民点。80年代,农民建房的越来越多。至年,农村建房总面积已达.7万平方米,加上原有住房,人均10.7平方米。80年代所建房屋,大多为砖混结构,一般均为两层3间,红砖青瓦,预制钢筋混泥土楼板,楼前设有走廊及栏槛,朴素美观。城镇住房建设发展较快。城关镇,年只有住宅面积平方米,从50年代起,开始不断建房,到年止,全镇住宅建筑总面积已达41.3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10.4平方米。其中80年代建筑的住宅面积8.8万平方米,多系4层以上的钢混或框架结构楼房,住房设计分别为2室1厅或3室1厅,并备有厨房、卫生间、自来水等设施。地板或墙壁,少数铺了瓷砖或大理石。

境内西北多山,东南多丘陵,道路崎岖。新中国建立前,穷人出门靠步行,富人出门坐轿或骑马。境东湘江沿岸可通轮船、帆船,交通较内地方便。白河、清江、祁水下游水满季节有小划子可坐。30年代湘桂公路、湘桂铁路先后修成。50年代至60年代,鲢河公路、石过公路、白紫公路相继通车。70年代修筑乡、镇支路和沟通邻县公路。群众出门,一般坐汽车、火车或骑自行车,少数人还备有摩托。国家机关局以上单位,大都配有小车。









































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angyuanman.com/zpjs/zpjs/67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