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母种一开始是从泰国购买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报道,以养猪业闻名的马来西亚威北平安村无人不晓,但培植凤尾菇这个行业却是鲜为人知,一名来自中国的业者已在3年前开始在该村培植凤尾菇,生意渐入轨道,平安村可谓处处商机

纪云指出,在平安村的培植场有超过10万个菌包,每天都有大约100公斤的收成;惟有时产量受影响,一天的收成也只有约30公斤他说,这些凤尾菇都是供应本地市场,卖给批发商的价钱是每公斤7令吉“其实玉米、大麦、小麦、米都可作为培养基制成菌种,加上木屑的碳源,就提供了一个菌类生长的温床至于母种一开始是从泰国购买,后来就自行栽培菌种”他指出,每个袋子的凤尾菇可以重复出菇5次,每生长一次收成后,再清理盖子扎口,一周后打开盖子,菇类凤尾菇的食用功效又会长出来了

纪云接受访问时披露,培植凤尾菇是一门很有前景,但也是技术性很强的行业他认为往往书本上的一个理论,在实践上却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搞明白他指出,其实培植凤尾菇成本不高,但因为在培植过程时菌包内有养分容易被杂菌感染,因此容易损坏产量低,亏本数目可达几十万令吉不过,一旦菇类生长出来后,就不容易受感染,可以顺利成长“每批的菌包上架,因气候因素,有一半会损坏,而且完全不能使用农药,因此技术掌握非常重要”此外,湿度、温度、空气、酸碱性掌握都非常重要,这些因素都是影响产量的关键,经过多年的经营经验,多少也掌握了技巧,才慢慢转亏为盈

来自中国山西的纪云是于3年前开始在威北平安村培植凤尾菇,接手前业者的生意基凤尾菇的特征于当时技术掌握不好,加上大马气候影响,以致早几年在其他地区的经营都面临亏损,今年生意可说上了轨道,惟技术及设备有待改进

他表示,因为资金及技术掌握问题而不敢贸贸然扩大投资,保持原状让自己以几年的时间来观察虽然曾向政府申请农业贷款,但是至今无下文,所以唯有靠自己慢慢经营,待掌握了技术再投资

纪云经营的凤尾菇培植渐入轨道

纪云是在2005年与来自槟城的太太举家来到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因为太太的朋友是从事该行,因此他也尝试朝向培植菌类发展,前后已在北海及西岭经营了4年,惟最终产量不好结束营业,后来就在平安村接手前业者的凤尾菇培植场,向地主租地继续经营纪云坦言,在中国培植凤尾菇很普遍,但是在槟州成功培植持续经营的却不多凤尾菇品质挑选,其中设备不先进是其中一个因素,至于技术则需要再深入研究及探讨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消除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angyuanman.com/sygx/202.html